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以数为媒 融合共生

----——产教融合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展区综述

发布时间:2019-08-14

▲ 在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暨论坛上,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境内外知名高校、金融机构、社会团体、创新型企业和业界专家,参观产教融合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展厅,纷纷为建行数字化建设成就点赞。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以新模式构建新秩序?银行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数据,然而,研究能力往往不足,高校有强大的研究实力,但可能缺乏有实际业务场景的数据。建设银行通过持续不断投入数据资源、工具平台、研究资源、实战经验,结合高校强大的研究实力,搭建产教融合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旨在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知名企业强强联合,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模式,共寻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国方案”。

在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首届理事会暨论坛在上海举办期间,产教融合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展区作为理事会会前的参观区域备受瞩目,展区共分为五个部分:我们的愿景、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宝藏、我们的探索、我们的融合,分别通过灯箱展板、专题视频、互动体验等方式介绍了实验室成立的愿景、能力、应用与未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建设银行经过近三分之一个世纪的努力,经历了数字化历程的起步、集成、治理、突破、提升、赋能等发展阶段,以业内领先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与众不同的数字化竞争力,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数据业务化”,推动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让数据成为驱动业务发展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全行实施大数据应用项目1311个,数据产品累计被复制推广应用1332次。

数据如流水,从汇集到应用,构成完整生态圈。生态圈的品质,离不开强大的数据治理能力。建设银行在数据治理领域深耕细作数十载,形成的业内最具领先性的数据生态圈,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通过全集团集中统一的数据管控机制,形成质量不断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用统一的数据语言建立数据规范,在数据世界里实现“车同轨、书同文”;二、全方位数据采集,严格落实执行全行统一的数据规范,把自身经营管理活动转化成海量的数据信息,同时,根据业务需要,依法合规引入工商、税务等50 余类外部数据,让海量数据汇聚成不竭源泉;三、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将零散的数据转变为数据资产的宝库和数据驱动的引擎;四、以元数据理论为支撑,打造数据资产目录,为数据全方位应用提供指南;五、通过高水平的数据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锁定数据资产价值,保障数据安全;六、通过这些与众不同的措施,建设银行正在打造与众不同的数字化竞争力,为数据挖掘和智能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宝贵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窗口期,建设银行六年磨一剑,数万名建设者,30多万员工呕心沥血,攻坚克难,建设新一代核心系统,用先进的系统实践先进的数据治理理念,以数字中国建设为指南,在金融领域率先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2015年,建设银行启动大数据战略,成立上海大数据智慧中心,组建了百余人的专职数据治理团队。以数为媒,与社会各方跨界融合,共启第二发展曲线。政银直联不动产抵押登记、依税数据办理云税贷、举一反三智能风控和金蜜蜂校园综合服务等产品,助政府,提供便民利企服务;帮企业,突破业务发展瓶颈;惠个人,建设现代美好生活;促教育,谱写银校合作新篇。

数字联盟,融合而生,实验室立足以海量数据资产为依托,搭建大数据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平台,联盟成员可以从实验云平台、数据资源、研究课题、案例开发、成果孵化、智慧教学、实习基地、培训资源、领先师资和优质课程等方面开启产教融合新模式,与海内外一流高校、企业共同携手浪潮之巅,共推人才培养、解决社会痛点、助力科学进步。

通过参观,各位领导和参会嘉宾对产教融合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展区给与一致好评,并纷纷表示,展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展示内容精致丰富,充分体现了建设银行用金融力量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信心和决心。应部分联盟成员单位、合作机构及我行驻沪分支机构参观请求,展区展览期限由原定的1天延长至近一个月,期间上海产教融合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展区累计接待各类参观21批约1200余人,除服务联盟理事会64家单位外,还涉及中组部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政府,总行相关部门、在沪分支机构、子公司、周边分行、华东学院、客服中心等。展区充分展示了建行大学利用大数据解决社会难点痛点问题的能力和情怀,在行内外形成了较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