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美丽事业的践行者
“他比我的亲儿子对我还要好!”颍上县耿棚镇大腾村贫困户刘长海逢人便说。刘长海口中的王勇,是安徽阜阳颍上的建行扶贫包村干部 。他心系贫困群众,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
刘长海,八十四岁,和年龄相近的老伴相依为命。刘长海多病,行走靠拐杖,生活难以自理,老伴也常年患病,全家生活困难。一天,王勇走村串户逐一排查贫困户产业落实情况,当走到两间破旧房屋附近时,王勇听到屋内有阵阵剧烈咳嗽声。进屋一看,里面凌乱不堪,没有一件像样家具。一个男人手捂心口躺在床上,不停咳嗽。王勇上前询问,用手摸摸刘长海额头,很烫,他二话没说,将刘长海搀到自己的车上,送到村卫生院,检查、输液、拿药,忙乎了半天。回到家,王勇再三叮嘱吃药事项,怕老人弄不清每次吃药剂量,便将每次应吃的药分包成若干小包。回到村部,王勇立即向扶贫领导汇报刘长海情况,村里非常重视,研究决定刘长海房屋按危房处理,拨款2万元为刘长海盖了两间新房。刘长海搬进新房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当县委书记来检查扶贫工作时,刘长海指着王勇说,他比我儿子对我都好!书记说,他就是贫苦户的儿子。按产业扶贫政策,帮助刘长海落实菜园子收入3000元,光伏收入3000元。节假日看望,冬送棉衣,夏送电扇,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两人好像亲戚一般。
刘祥,一个活波可爱的男孩,爷爷去世,母亲改嫁,父亲外出常年不回家,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几乎失去劳动能力,孙子眼看就要辍学。王勇了解情况后,决定资助刘祥,每年500元,并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看到孩子背着书包欢快上学,刘祥奶奶脸上一扫愁云,笑得像一朵花。她逢人就讲,建行扶贫干部好,王勇好!扶贫两年多时间,王勇走遍大腾村200多户贫困户,对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因何致贫了然于心。他发起村“爱心小屋”筹建工作,自己捐资赠物,动员建行职工捐赠衣服200多件。建行员工常年结对帮扶贫困学生10人,每人每年500元。
大腾村村级办公和服务场所十分滞后,公益设施亟需改进。王勇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先后落实项目资金22.2万元,用于辅路建设,亮化、绿化工程,办公桌椅添置。附近群众晚间走路,有了明亮路灯,有的群众在路灯下下棋、打牌娱乐。汛期,王勇捋起裤腿,赤脚淌水,查看受淹灾情;雪天,踏着齐膝盖深的积雪,查看农户住房受损情况。
扶贫是一项美丽的事业,王勇积极践行建行人的责任,对扶贫工作满腔热忱,工作任劳任怨,成了贫困户的贴心人。(叶辉)